王建宙对话尼葛洛庞帝 下一代智能手机什么样
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之一。未来的智能手机将变成什么样?又将引起人类生活的哪些变革?25日,在北京举行的“超越数字化”--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对话百度百家自媒体活动上,作为特约嘉宾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与美国电脑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展开了一场火花四射的对话。关于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人分别提出了颇有启发的洞见。
材料创新将带动手机革命
作为《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曾在1996年出版的这本著作中富有远见地预测了互联网带给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巨大变化。而在本次对话会上,尼葛洛庞帝表示,手机将会带来进一步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他认为,手机的发展就像塑料,曾经是一种新兴产物,是技术发展的方向,而现在塑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部分,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与手机相关的创新可能在多个方面,比如语言识别,比如更好的电池、屏幕,比如更先进的操作系统以及更强的互联性。
王建宙则更明确地指出,跨时代的智能手机要从三个要素着手,即芯片、操作系统和材料创新。下一代智能手机的发展很可能是靠材料来带动的。他特别提到了一种新的手机材料--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很多制造企业已经把石墨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一个新的目标。新一代手机的发展,很可能是从材料的突破创新开始。”王建宙说。
手机与平板电脑或将合二为一
王建宙表示,4G技术的诞生,将会引起一场巨大的手机革命。未来用智能手机上网会越来越方便和普及,而且,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很可能会合二为一变成一个设备。
首先,手机屏幕将继续变大。近年来,随着用手机阅读和观看视频越发流行,智能手机的屏幕也越来越大。从三寸、四寸,到后来的五寸、六寸大屏,再到最新的七寸屏幕。但实际上,屏幕到了六寸以后手拿起来会非常困难了,而到了七寸几乎就拿不住了。因此,这就需要通过折叠式手机来解决——折叠式手机屏幕打开,可以和平板电脑一样大。
其次,4G手机需要更强大的电池。手机的续航时间将大大延长,人们充一次电可以使用几天或一周,甚至是一个月。或者,让充电时间缩短,实现一分钟充满电。这些都是用户对智能手机实实在在的期望。
第三,4G手机将有丰富的外设。和电脑一样,智能手机也需要有打印机等各种各样的外设,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果解决了以上这些方面的问题,智能手机基本上就可以取代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与穿戴式设备融合互联
“更进一步想象,我们的手机也许可以变成一件衣服,用户可以像穿衣服一样穿上一个手机设备——虽然这个假设还十分遥远。”王建宙说。
他提到,在巴塞罗纳的一个技术展中关注到有不少穿戴式设备,“我问他们穿戴式手环和手机有什么区别,他们回答说可以通过手环联系到医院,但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王建宙认为,穿戴式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这有赖于真正智能的物联网的建立。
尼葛洛庞帝对智能的物联网做出了更深入的阐述。他表示,人们经常把物联网与下一代手机联系起来,但大部分认为自己已经融入物联网时代的人,其实对物联网存在很大的误解。“他们所理解的物联网诸如利用手机与门或烤箱的连接,遥控开门,或者开启、关闭烤箱。这就是我认为人们被误导了,或完全还没入门的原因,因为他们只知道用手机遥控开关其它设备,或是把东西移来移去。”尼葛洛庞帝说,“真正的入门玩家应该是利用物联网实现智力的流通。”
尼葛洛庞帝指出,不应只是把手机变成门钥匙,而是应该做到,当我们走过门时,不用把手机掏出口袋——因为回家时我们手上可能正拎着东西——它能自动识别我们,使我们不通过接触自动开门。同样地,对于烤箱,不用告诉它应该怎么做,真正的物联网应该是——当你把一只鸡放入烤箱,烤箱会对你说“啊,是只鸡!我知道怎么烹饪鸡”。智能已经赋予给了门把手和烤箱,而不仅仅限于遥控。
“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思维模式形成了‘物联网即遥控事物’的定式,这样的思维定式已经耽误了物联网智能社会的形成。”尼葛洛庞帝说,“而在我看来,物联网智能社会正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